因善而美


我家裡掛了一幅字,是三國演義開篇詞,這是華人耳熟能詳的一首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從小到大我喜愛的詩詞不少,會特別將這首詞掛在牆上讓自己時時看到,是為了提醒自我在宇宙間的位置。

短寄於天地之間的個人之於長江、青山、夕陽、秋月、春風這些長年存在的事物,是多麼的渺小,轉眼成空。但江水、青山、明月等天地萬物也不是不變的,其實每一瞬間都在變動。說是變,也是非變,其實都在變。就連虛空也是有盡的,那有什麼是無窮?有沒有無窮是人類可以追求的呢?

Sukkie被母校賦予分享教授的職位,在12月10日去給學生上課了。我已經熟悉他作為一個表演者的角色,但對他作為老師的角色充滿好奇,他會在課堂上講些什麼? 多虧有些鰻魚無私的分享上課內容,於是我知道他用了很free style的方式來講課。沒有發講義,沒有PPT,他很自然的述說他的成長歷程,談他身邊的人與事,然後帶到了他的理念。

以前認識他的過程中,他帶有哲學思考的理念就是很吸引我的一部分。我無法想像這麼一個笑起來連陽光都會消融的年輕人,心裡竟然住了一個小老頭。在各種專訪中,不像其他明星只是說說他們對採訪目標的看法,或說些感謝的話,Sukkie把上述任務交代之後,就會談到自己的價值理念,有時談得很深。他是一個內在運作相當豐沛的人,因為20幾年的人生已經歷了太多事,早就比一般年輕人承載了更多責任和挑戰,他沒有選擇逃跑,而是選擇面對,他把自己的潛力無所顧忌的發揮出來。如果只是這樣,那麼身世成長比較坎坷的人,不也都一樣嗎? 

Sukkie在這次課堂中並沒有說太複雜的東西,更沒有什麼大道理,又一次的,他只是用真實的自己來傳遞慈善、博愛的概念。就像他一次又一次讓我疑惑:我明明聽不懂他在演唱會上說什麼,為什麼我就是覺得被感動? 一次又一次之後,我慢慢找出了答案。一個人的心是騙不了人的。如果他是快樂的在做一件事,而不是為了賺錢而做這件事;如果他是真的被觀眾感動而流露了情感,而不是為了回應別人的好意而應付一下;如果他是為了自我期待而做好每一件事,而不是為了別人的期待而做那些事;如果他是真心想要傳達自己的想法和感情給在場的每一個人,而不是為了得到好評或讚譽;如果他是有愛而溫暖的人,而不是希望別人覺得他是有愛而溫暖的人…,"張根碩"這個人所引起的共振就會帶來感動。

這種共振是沒有辦法準備的。不…正確的說,是沒有辦法為一堂課或一場表演做這種共振的準備。這樣的共振需要用全然的自己,無時不刻的在生活中準備,根植到生命中。當來到了此時此刻,here and now,共振就會自然發生。我想這也是Sukkie每一場演出就算演出內容一樣,感覺也絕對不一樣的原因,因為每一場的感覺,都是他與觀眾的即時互動所交會出來的光亮。

要做到不被架構制約,不被評價制約,不被期待制約,一個人的心要走到如此自由之前,需要很多很多的放下。但人要真的"放下"談何容易呢? 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情感經驗受創或無法成熟,與世界的關係被層層經驗綑綁,所以很難達到真正的放下與自由,有人甚至可能用逃避退縮、攻擊仇視、漠然或傷害來對待他人。Sukkie一路走來,特別是在他變得成功之際,要面對的攻擊無可計數。既然多如恆河之沙,那麼只要轉念想:不如不要數不要計較,只專心看著對我有意義的人事物不就簡單多了。當他決定捐出巨額的獎學金基金給學校的時候,我相信他已放下那些無形的負面情緒。他從自己身上懂得了人性陰暗面所帶來的不自由,因而產生了慈悲與付出的心。

當我看到Sukkie的上課內容,依然是這樣一致的表現鰻魚所瞭解的他,我不禁感到喜悅非常。一來喜悅他沒有被"教授"頭銜的社會名聲和外界期待所綁架,還是如實的做他自己;二來喜悅他讓我覺得自己對他的愛得到回應,雖然我並不在課堂上,他也沒有為我做任何事,僅僅只是一些信念的傳達而已,他已經回應了我愛他的理由。而這些理念就是不受時間、空間、語言、人種、文化、性別…侷限,可以無窮無盡在宇宙之間流轉的情感。

這麼一個真善美俱全的人,叫人怎能不愛他呢。

是鰻魚

每次看到Sukkie說如果劈腿就要烤鰻魚,總是讓我會心一笑。

其實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樣的鰻魚烤也烤不完,哪是一句話能控制得了呢。

 

秋天即將道別,而冬天就要來了。

我的心情就像近來的天氣一樣,發作了過敏症。

在這灰灰暗暗的每一天,Sukkie就是我的陽光,

於是我開始懷念起每一個因他而歡樂的時刻,

每一趟因他而精彩的旅程,

每個因他而到過的城市,

每個感動的瞬間…

 

然而,天地沒有一瞬間是不變動的。

希望與他同在的記憶能永遠停駐在腦海中,

希望每一個永遠不會倒轉的瞬間能被深深記得…

那是多麼癡傻的念頭。

那些如夢幻影,過眼雲煙,在我們之間到底算什麼呢?

在這癡癡傻傻中,我感到心有點倦了。

只不過3年的粉絲資歷都感到疲憊,

那麼當了20幾年明星的他呢?

應該是累得可以。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疲倦的原因中,捨不得、放不下、心有所住,讓我感覺害怕與負擔,

我知道這不是我的人生樣貌。

 

在流動不息的光陰中,我是誰呢?

我是不是鰻魚並不重要,

鰻魚只是他給的一個符號。

我想有更重要的東西在這個符號之後…之外…之上…

那可以稱之為永恆的東西,才是最重要,才是真的。

我想他為了這超越的"東西",必定也思考了很多,很久,很深,

才能在疲憊感中一次又一次的打起精神,

繼續出神入化的,帶大家前行。

 

對我來說,超脫了鰻魚的身分,

那稱之為無限、永恆的羈絆,其實一直是清清楚楚的,

只要靜下心來就可以知道它一直都在,

他帶給我的,關於美與純粹的感動,關於真心的感動,關於夢想與回憶的感動,

總是一直在我心中盤桓,

成了意念,也成了時刻溫暖我的陽光。

如果是為了世間的美而癡而狂,

那有何不可呢?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多情的心,也是可以清明無垢的。

 

於是我不是鰻魚

也就說明了…

我是鰻魚啊~~~

 

Live with you


寫前一篇文章的時候,我也順著當時的心情做了一個video cli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WITXqDs_IQ

當"Melting Waiting"的影片發佈的時候,我先注意到的,是"waiting"這個字。前不久他在慶生攝影展上曾回答過鰻魚的一些問題,其中他提到:當看到鰻魚說會等他的時候,最令他感動。

不管高潮或低潮,是不是需要一個人安靜的獨處,又或者..這可能是他將要離開一陣子的暗示,總之"waiting"這個字讓我有點不安,覺得這是他給的一個訊息。

我當然願意等,直到他回來的那一天。

但,我不想只是等他。

不是說好要"live with you"?

Psycho J果然是個天才,"live with you"的想法,竟成了可以安慰鰻魚思念的一種哲學。

因為"live with you",所以不管多遠、多久,我們的歲月都還是一起過著呢。

循環的聽著你的歌,看你的戲,收藏的DVD變得很重要,日積月累的那些寶貝周邊商品會一一拿出來…

時不時也會仰望天空,想你是否也正看著同樣一片天空…

要這樣跟你一起生活

Live with you.

 

an open zero

Normality is a paved road: It’s comfortable to walk, but no flowers grow on it.(Vincent Van Gogh)

 

在暴風裡漫步的那一瞬間

像在寂靜的平川上一樣

很舒服…

………….(後面還有,但不能再寫了) 

從詩的語言來讀,這是詩;從哲學的語言來讀,這是哲學。他用帶著意像的文字來描繪自己的心流,而你可以從這個描繪中知道他是怎麼度過逆境的。

那時候他21歲,就像大多數的年輕人一樣,偶爾喜歡賣弄一下自己在思考的東西,為賦新辭強說愁。 

不過寫這段話的時候,他並不是無病呻吟,而是向平凡宣戰的開始。 

我在書店翻到一本繪本叫"Zero"。當0悲觀的時候,他認為自己那個圈圈是「空虛」,當0樂觀的時候,他將自己那個圈圈看做是「開放」(open)。 

如果Sukkie是這個Zero,以他的個性來說,顯然他會認為自己是開放的,可惜K國的社會文化重視的是群體感,希望國民定靜謙遜、忠誠愛國,誰想當出頭鳥,誰就死得快。「這傢伙以為自己是誰啊,敢說自己是天才,還一付自己沒有錯的樣子。」

看自己的圈圈是空虛的人,最討厭的就是敢衝撞又很開放的人。

很多K國年輕人或許會找門路偷偷的開放,但多數人也不願意當出頭鳥,於是變得冷漠。

「我又沒有做錯什麼,為什麼要偷偷來?」不願意偷偷來的人,又從事著引領文化的行業,當然容易成為箭靶。 

Team H 2輯"I just wanna have fun"(享樂主義) 呈現出年輕人在追求自我、追尋價值、追尋信仰、追尋真愛的迷惘,整張專輯充滿了既繁華又寂寥的感覺。Beautiful change這首歌的表現最為明顯。到了20143輯 “Take me"的時候,這種感覺並沒有完全消失,但卻出現了「出走」跟「找到」的感覺。 

我就是我,我就是這樣,你不爽什麼是你家的事。他在 I’m so ghetto 這首歌裡毫不保留的講出了心裡話。 

20139月,Sukkie拍了一部短片"Camp",這部片很樸實,是一個電影系的學生,一個轉化中的年輕人的誠懇獨白,他跟過去、現在、未來的自己的對話,而不是一個在演藝圈中打滾了20幾年的明星。 

會選擇野外作為跟自己對話的場景,我想是因為他已經體會到一個人要在蒼茫的曠野中嘗盡孤獨,才能走進心靈原鄉。 

身處在一個很浮誇的行業圈子裡,一個不鼓勵獨立自主的社會文化裡,一路以來他就是這樣面對著自己。在繁華中探索著無盡的寂寥,而這不也是現代社會人們心底深處的迷惘? 

這底蘊可以讓他豐富往後的每一個人生角色,不論是演員、歌手、導演、製片家、編劇,當然很可能還有丈夫和父親的角色,不過那是他的私事了。 

期待30-40歲的張根碩。

 

一起譜寫的旋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m3fiLA8j8E&feature=youtu.be

 

Melody we made together /一緒に作ったメロディ 

一起譜寫的旋律

脆弱而黯淡的日子裡
忍著淚水回首來時路
似乎有個人一直默默的注視著我
默默的注視著我

在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消去的
傷痕累累的日子裡
無力的活著
漸漸的不知從何時開始…
有了這首美麗的歌

我們一起譜寫的旋律
我們一起吟唱的旋律
我們一起度過的日子就像一首歌

為了和我一起走過的人們
重新開始
不管多難
我們也會一起唱著這首歌

我不知道我會去向哪裡
是否會再次碰壁
在我心情沉重時
在我止步不前時
微笑著迎接我
微笑著為我療傷的…
這首名為"你"的歌

我們一起譜寫的旋律
我們一起度過的日子
為了我愛的你們
重新開始
不管多難
也會永遠唱著這首歌

 

 

Live in Seoul

從首爾回來已經一個星期,關於那場演唱會,我幾乎已經想不起來。

“Live in Seoul",我千辛萬苦的挪動所有工作,兩天之內搞定機票和住宿,還退掉我一直很想聽的一場演唱會的票,為什麼我會想不起來? 

秋天要開始的前一天晚上,因為身體不舒服,回到家就倒在床上,刻意想要忘記那天是申請演唱會門票的日子。但怎麼可能忘記?就在首爾時間9:30的時候,我輸了,我起身打開電腦,打開官網,sent出了申請信,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我想時間都過了半小時,或許已經申請不到,那我就可以安心的告訴自己:本來你就不應該去。

結果我還是拿到票了。

一個人在機場等候登機的時候,竟然感到有點緊張。是怎麼了,又不是第一次一個人飛,更遠的地方、陌生的國度,我都一個人飛過。生小孩、一個人在北歐的森林裡迷路7小時…我也不覺得緊張。也不是第一次去看他,從2013台北,2014埼玉,2015神戶,已經看過了5場,只是去韓國罷了,我究竟在緊張什麼?

台北到首爾只是短短的飛程,我卻花了很久的時間才到達這個地方。從來不知道會有這麼一天,為了要去一個人的家鄉見他一面而心情激動。

到了旅館,已經有3個鰻魚朋友在那裡等我,她們分別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阿根廷。那天下午帶了觀光客用的地圖和朋友的指示,就帶著阿根廷鰻魚Bea去漢陽大學探險了。我們偽裝成非鰻魚,展開一場小探險,看到很多熟悉的場景,想像他上課的樣子,踏過不少他的足跡。

然後就到了9月5日這一天。

凌晨首爾就開始下雨了,這一點都不意外,是雨神頭目即將現身的自然現象。朋友去燙頭髮,我跟Bea在梨花女子大學附近無所事事的逛街。下午四點多抵達獎忠體育館,場館外已是人山人海,在隊伍中遇到很多認識的鰻魚,她們有的從上午就來領票。下午日鰻以幾台大巴的人潮湧進,排隊人龍愈來愈長,雨時大時小。很多人已經在場館外徘徊了幾個小時,但一眼望去大家都是雀躍無比的神情。

鰻魚在這裡是非常自在的,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國度。因為我們此時的心情都是一樣的,儘管我們有不同的國籍、膚色、語言、年齡…,我們成為鰻魚的原因和年份都不同,我們對他的事有不同的意見、對他有不同的期待…,但在這一刻,我們可以毫不保留的袒露對他的愛,盡情的叫他的名字,在身上掛滿跟他有關的東西,要多少就多少…這一點讓人覺得興奮。其實我們4個人打從離開旅館,身上就佈滿了各式各樣有關他的東西,很張揚的在地鐵上用手機看他的照片,我們想要大大方方的標榜:我們就是張根碩的鰻魚!!!我們為了他來到這裡!!!

可是現在回想起來…,演唱會是怎麼開始,怎麼結束的?我像是得了失憶症。這幾天看了美國、挪威、土耳其、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不同國家鰻魚寫的後記,我真的懷疑別人看到的細節,為什麼我不記得我有看過? 是我離舞台太遠所以看不清楚? 還是我確實看過卻沒有印入腦海中?

演唱會一開始我已經不記得他跟大家打賭前5首歌不笑的事了,只是很專注的聽他唱歌,因為他也很專注。他的表情很嚴肅,姿態很瀟灑,裝扮很隨興,一首接一首的唱,不像以前會笑眼盈盈的跟大家打招呼。

這個比賽到底誰輸誰贏了?我覺得不重要。如果他笑了,那是他故意要輸給鰻魚,因為我相信他絕對可以做到不笑;如果他沒笑,鰻魚也沒有輸。這是第一次他不必一直笑臉迎人,他可以在這個場子裡放心的做自己,因為鰻魚是家人,家人不就是這樣嗎?在Crishow3東京武道館場裡,他就說過:有鰻魚的地方就是他的家。

聽到Love Letter 的時候,我的眼眶開始有淚。他的感情平鋪直敘,不論在哪裡聽這首歌,我都很享受他歌聲裡的真摯,但我沒想到現場是這麼的好聽,好聽到…唉,讓我的眼淚像湧泉一樣。每首歌都經過重新編曲,超脫了錄音版的慣性,讓人覺得更好聽。有幾首近期沒有在別的地方唱過,從前奏聽不出來是哪首歌?所以第一句一出來,都讓大家一陣驚呼。

他的嗓音一如既往的溫暖。以鋼琴伴奏的「如何是好」、「聽得見嗎」,他唱起來不像以前那樣激昂,聲音和情感多了幾分克制,他在掌握自己的聲音表情上成熟了許多。這樣的克制和留白,淡淡道來,點到即止,把想像與感覺的空間還給觀眾,是藝術表現上的提升,而觀眾心中的情感餘韻只會更加綿長。

如果說在日本演出的他是真誠而認真的"根醬",在自己國家演出的他,是一個更真實的他。說著自己的母語,跟韓鰻間像是家人般的自然互動,卻讓我有種隔離感。我座位周遭幾乎都是日鰻,她們也跟我一樣聽不懂他的話,總是要等中央舞台周圍有了反應之後,那股情緒才會蔓延過來,我們是用感覺去猜舞台上發生了什麼事,但那時他的表情已經轉換了,也許是因為這樣,我跟這場演唱會有脫節的感覺。

但我相信沒有人後悔今晚來到這裡。當他開始唱"一起譜寫的旋律",螢幕上出現了韓、日、英、中四種文字的歌詞翻譯,他是要大家聽懂他在唱什麼,是他特別想要獻給大家的一首歌。看到"那些傷痕累累的日子"這幾句時,我的眼淚又開始止不住了。他唱得輕脫含蓄,但我想所有人都跟我一樣,心中百感交集。

此刻我腳下站立的這小小一方之地,我跟他一起吟唱的這首歌,就是我來到這裡的意義:

Live here, live today, live with you.

那一刻我覺得很幸福。這幸福的預感,讓我一路緊張到看見他為止。

我去他朋友開的餐廳,吃他喜歡的食物,去他童年成長的地方,感受他居住的城市節奏…,都是為了要更貼近他真實的生活。

樹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茁壯生長,自然是最好的。

演唱會結束後,我還坐在位子上看後製影片,聽了一會歌才依依不捨的離開。送走他之後,我們準備去參加社團聚餐,前往地鐵站的途中,Bea突然哭了。她並不能用英文完整的表達她的感覺,但我們都知道這種感覺,雖然我們不像Bea是第一次來看他,但每一次結束的時候,心中的悵惘不捨是一樣的。Bea一個人從遙遠的南美洲來到她不熟悉的亞洲國家,為的就是要親眼看見他,如今美夢成真,心情自然是激動不已。她此行還肩負著所有阿根廷鰻魚交托的使命。她們從幾個月前就開始為他準備生日禮物,是四瓶葡萄酒加上兩個高腳杯,用一個專屬的木箱裝著,瓶身、杯身以及木箱上都刻上了他的名字 Jang Keun Suk 和Crishow的標誌,美得令人嘆為觀止。那晚還見到了挪威、美國、紐西蘭等國家的鰻魚,她們都因為路途遙遠而只能在首爾待上短短兩三天,但為了見到他本人,她們都克服不少困難的來了。美國鰻魚Tabby說在她的生活圈裡,很少人知道她喜歡上一個韓國男明星,要是別人知道一定覺得她很奇怪,所以她總是保持低調。可是這一次她要飛7千英哩來看他,就不可能不讓家人知道了,但為了他,她還是下定決心這麼做。挪威鰻魚Zoe從更遠的地方來,是先生陪她來的,聊天時我可以感覺到她並不常單獨一個人遠行,但她卻為了他決定做這個冒險。她說她不知道下次來看他會是什麼時候,但她可以肯定的是這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不管是Zoe或Tabby,她們都在這場演唱會中感受到很真實的他,不是任何角色也不是幻想,他的人格特質、對粉絲的愛、他的表情、聲音…都是那麼真實的展現在她們面前,這是令她們感動之處,也讓她們確認自己為什麼要冒著被別人訕笑、不諒解的心理負擔,不遠千里的來見他一面。

被那麼多人這樣愛著,我相信他知道,也是感激的,所以他說被鰻魚們認可正是他的幸福所在。

走筆至此…我自己不認為這是一篇後記,這也不是一篇遊記…,那就當是一場夢境之後糊里糊塗的筆記吧。 

 

 

(Pic credits as tagged)